第12期:浙江省衢州市魚山村

魚山村全景


今年3月,1336個村落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名錄。至此,我國已有8155個傳統(tǒng)村落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,保護了53.9萬棟歷史建筑和傳統(tǒng)民居,傳承發(fā)展了4789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形成了世界上規(guī)模最大、內容和價值最豐富、保護最完整、活態(tài)傳承的農耕文明遺產(chǎn)保護群。

中國之聲聯(lián)合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村鎮(zhèn)建設司特別策劃《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》,在鄉(xiāng)村里看見中國,在鄉(xiāng)音里解開鄉(xiāng)愁。


訪古村落 越嶺漂洋“魚”你相遇


魚山村


涼亭牌匾

群山環(huán)繞,梅溪潺潺,魚山蔭蔭。魚山村落沿山溪塊狀分布,呈南北走向,海拔280米。整個魚山村泛黃的老房子依山而建,呈階梯狀,錯落有致。村子后面弧形的山巒層層疊疊,遠眺就像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畫卷,給人無限的遐想。

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邱偉芬:魚山村是“耕讀傳家,詩書傳家”的傳統(tǒng)古村落。這里吸引了很多的詩人和書法名家們題詞。涼亭上“望歸”兩個字,“望”字三橫這么歪著,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,盼望著親人們早日歸來。



大樟樹下

邱偉芬:這棵樟樹有600多年的歷史,是我們小時候比較深刻的記憶。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經(jīng)常到這個樟樹底下乘涼、閑聊、聚會,很熱鬧。


萬安殿遺址石碑

衢江區(qū)嶺洋鄉(xiāng)魚山村村民柴放軍:這里就是我們魚山村萬安殿的遺址。魚山村萬安殿不是民間那種常見的佛教寺廟,它是紀念大唐張巡和徐遠兩位忠烈的“雙忠殿”。

據(jù)歷史記載,張巡原來是唐朝的清原令,徐遠是唐朝的睢陽太守。他們兩個人在安史之亂的時候,受命于危難之際,堅守睢陽城。所以他們率幾千名忠勇之士,力戰(zhàn)十余萬叛軍,堅守孤城達10個月之久,當時是以“守一城而捍天下”,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,護衛(wèi)江淮,恩澤南疆。后來因為援斷糧絕,雙雙殉國。所以唐王朝為了紀念兩位英雄,封他們?yōu)椤半p忠圣王”,民間叫他們“文武保衛(wèi)神”。

到每年的十月十五這天,也就是張巡和徐遠兩個人殉國的日子,全村要舉辦迎神賽會,全村的老百姓,男男女女一齊出動,抬著英雄轎,環(huán)村巡游。

據(jù)考古分析,萬安殿建于明末清初。魚山村的萬安殿乃是坐北朝南,順勢而建。大殿殿堂分為三進,第一進是廂房,供廟祝和香客居住的,第二進是正殿,正殿里面供奉張巡和徐遠兩尊木雕英雄像,這兩尊英雄像又分別坐在兩座鏤空花雕的英雄轎里面,第三進是先農殿,祈禱國泰民安、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。


魚山村俯視圖

邱偉芬:魚山村因魚山而得名。從空中俯瞰魚山 ,它就像一條活靈活現(xiàn)的大魚。

相傳很久以前,有一年春季漲水,烏溪江上的一條大魚沿著梅溪逆流而上,來到了當時的魚山村,發(fā)現(xiàn)村里百姓善良勤勞、田園風光秀麗、村落風水上佳,不舍離去,魚山村由此而得名。

魚山雖不高,卻一峰獨秀,巍然屹立,恍若一條鮮活的大鯉魚暢游在山谷綠波間,自北向南,沖濤逐浪而來,魚頭朝著村南貌似龍門的和尚山,形成鯉魚跳龍門之勢,似欲一躍而上。

歲月洗禮后的黃泥民居


何建章故居

邱偉芬:魚山村有800多年的歷史,經(jīng)過歲月的洗禮,歷史的遺存還是不少的?,F(xiàn)在保存比較完好的有柴氏宗祠、邱氏宗祠,還有何建章故居等一批比較古老的古民居。


土夯泥墻民居

衢江區(qū)嶺洋鄉(xiāng)魚山村黨支部書記柴良豐:魚山村的土夯泥墻房歷史悠久,先輩在元末年間就從福建遷到了這里。發(fā)現(xiàn)了這里山好水好,先輩們便就地取材,依山而建,通過普通的泥土與木頭建立自己的家園。

夯土墻民居,主要以土、木、石等材料作建材,以夯筑而成的墻體為主要圍護或融入承重結構。這種建筑形式具有良好的保溫、隔熱、隔音性能,并具有就地取材、用工方便、施工簡捷、節(jié)約能源等優(yōu)點。土夯泥房建造之前,魚山村居民們從梅溪把石頭抬上來,砌成墻面的基礎,使墻面經(jīng)歷風雨也不易浸水,更加牢固長久。隨后用木板一層一層夾好,再倒入泥土,隨后在中間加上毛竹竿作為“骨桿”和“墻筋”,更大程度地加固墻面,因此幾代傳承下來依舊堅實牢固。


土夯黃泥民居建筑群

衢江區(qū)嶺洋鄉(xiāng)魚山村黨支部書記柴良豐:其實不止魚山村,整個烏溪江有幾千棟這樣的黃泥房,都是代代相傳。柴氏到我這一代,已經(jīng)第59代了。

魚山村房屋布局井然有序,古樸自然。宅基地選擇山坡因勢營造。一排排泥墻瓦房依山順溪而建,沿山坡由低向高逐級建構,并列三階,層次分明,每一階保留獨立的活動空間,相互貫通,構成一個錯落有致的整體。魚山村300多棟黃泥房,有著各式各樣的造法。800多年過去,通過加強防漏、防蟻、防鼠等措施,這些老房子基本上沒有被破壞,保存至今。

耕讀傳家 詩書魚山



書法創(chuàng)作現(xiàn)場

邱偉芬:耕讀傳家一直是我們村民的追求,史書明理這個傳統(tǒng)一直保持得比較好,所以在這樣的民風沐浴下,我們村里出了一大批名人。

魚山村一直都保留耕讀傳家的良好風尚。詩書明禮成為魚山村村民一致的追求。在這樣的民風沐浴下,魚山村名人輩出,何建章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法學家,而后,柴廷芳、柴元方、何英鵠、何怡娟、何英濂等一批知識分子,在新中國的新聞、建筑、教育等各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。柴汝梅畢生沉浸書法藝術,獲浙江省農民書法比賽一等獎,成為農民書法大家?,F(xiàn)在魚山村又有30余名晚輩在政府、機關、工商業(yè)、書法、教育等各條戰(zhàn)線,續(xù)寫新的魚山風采。


崇本堂

邱偉芬:何建章的家風家訓也非常接地氣,你看這個匾額上的崇本堂,崇本崇本,就是追求本源。

何建章告誡子孫后代要以忠孝為本,以讀書為本,堂前對聯(lián)“一門忠孝揚鄉(xiāng)丼,兩代文章惠子孫”,便是對他的家風家訓最好的詮釋。


題字風車

邱偉芬:柴老先生在農戶家里題了很多字,村民們有需求,他都是有求必應,魚山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留有他的作品。同時,柴老先生也非常幽默,會通過題字給農具賦予一些詩情畫意。風車的作用是把稻谷上干癟的谷穗把它去除掉,留下飽滿的稻穗,所以柴老先生就題了“去浮存實”。



書法室現(xiàn)場

邱偉芬:因為柴老先生畢生都致力于讓書法走進千家萬戶,所以村民們都對書法非常感興趣。他走了以后,我們村民還是經(jīng)常拿起毛筆寫字。魚山村就是衢州市詩詞楹聯(lián)的一個創(chuàng)作基地,也是我們衢州市、區(qū)級的書法特色村。

近兩年,魚山村充分挖掘山村的歷史人文特色,完整修復魚山古村落原有風貌。邀請浙江省書法名家題字,請衢州詩詞名家作詞寫詩,讓山村更添一份濃郁的詩書氣息。如今魚山村是衢州市書法村、詩詞創(chuàng)作基地?!霸姇~山”成為魚山村的一張金名片。

古老排灌系統(tǒng) 凝結先人智慧



排灌坑渠

衢江區(qū)嶺洋鄉(xiāng)魚山村村民 柴竹元:我們這個村,排灌系統(tǒng)很古老的,可能在唐宋時期就開始建造了。

為防止暴雨對屋基的沖刷,又能引水入村,便利村民所用,魚山村先輩在利用自然山水上開啟智慧,做足文章。從山村的最高處開始,順自然坡勢建筑兩條自上到下、彎彎曲曲的坑渠,引導山水流經(jīng)全村、直達梅溪??忧鹘?jīng)之處,如遇房基,就在地基下用大塊溪石砌成半人多高、一米多寬的涵洞,把房屋建在涵洞之上。一泓活水穿堂過屋,明暗結合,串聯(lián)貫通。常年流經(jīng)各家各戶,整個村莊似乎總是滋潤、清涼、有靈性。渠邊鋪設平整的天然捶衣石,供村民搗衣、洗菜之用。魚山村的排灌系統(tǒng)一共有6處,3處是明溝,3處是暗溝。除了排灌、生活用水之外,還可用于消防、防火,一直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搶修過。


排灌坑渠

衢江區(qū)嶺洋鄉(xiāng)魚山村村民 柴竹元:就是我們村里其中一條溝。其中一條,算這條溝最大的水量了。

魚山村依山而建,在村民們的記憶中,這么多年,即便下再大的雨,這里也從未碰到過水災,完全得益于這套排灌系統(tǒng)發(fā)揮的作用,也充分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“順勢而為,因地制宜”的哲學思維。

千年古道印刻歲月悠悠



千年古道

邱偉芬:我們這個村里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天然鵝卵石鋪就的。這條路就是我們的千年古道。魚山村、柳家、上珠坂還有賴家,甚至還有福建交界的一些自然村,平常運輸農產(chǎn)品、生活用品等都途經(jīng)這條交通要道。

村口依然有近千米青石板古道、數(shù)百棵古樹名木、有萬安殿遺址公園、古寺廟、涼亭等,亭臺、古樹、名人題字相映成趣。整個村落以天然鵝卵石鋪路。古道幽幽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村落另有古井1口、古寺2座、古橋1座。這安靜的山中村落保留了幾百年的樣子,是一個遺落大山的舊夢。

農民書畫 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




各家書法作品、村口涼亭

邱偉芬:我們村深厚的文化氛圍,其實就像一條絲帶,維系著我們全村村民的民風民俗。它其實也像一個強大的磁鐵,吸引著我們全村人,不斷積極向上努力學習?!霸姇~山”成為魚山村的一張金名片。

魚山村努力將秀麗山水與人文歷史整合,串聯(lián)衢江區(qū)全域旅游,推進文旅發(fā)展。魚山村農旅結合前景開闊,不久的將來,魚山一定成為烏溪江山庫區(qū)推進共富路上的一顆明珠。


監(jiān)制丨高巖

策劃丨郭靜 李謙

記者丨王澤華 白植清 楊睿 張翔 鄭孫妙奇 盧曄嵐

編輯丨程穗兒

新媒體編輯丨陳馨 廉金亮

鳴謝丨衢江區(qū)委宣傳部、衢江傳媒集團